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苯衲暌詠?,平壩區白云鎮邢江村以創建宜居鄉村為契機,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鄉風文明培育,推動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繪就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圖景。
寒冬時節,走進平壩區白云鎮邢江村,清澈的河水在微風中靜靜流淌,不時有鳥兒展翅飛過。岸邊,茂林修竹,步步成景,亭臺廊軒掩映其間。寬闊平坦的道路,整齊劃一的菜地,休閑廣場上追逐嬉戲的孩童,迎著冬日暖陽閑談的村民,共同描繪出一幅歡樂祥和的村居圖。昔日雜草叢生的廢坑被改造成休閑廣場,煥然一新的沿河步道與周遭美景交相輝映。
村民邢其芳一家就住在河邊,真真切切感受到河道治理帶來的實惠,她說到,“現在邢江河的改變是真的大,以前大家不注重保護,亂扔垃圾,有些河段臭烘烘的,現在不僅通組路連戶路修好了,村里還建有垃圾回收點,垃圾有人管、有人運,家家戶戶都干干凈凈的,我們住在這里都要舒服好多,而且還有游客來玩?!?/p>
依水而生,人水和諧,向來是最美的畫面。據了解,自宜居鄉村工作開展以來,邢江村堅持以河道治理為切入點,積極爭取資金、組織人員對轄區河段進行管護治理,并按照“一公里一人”的工作機制明確專人負責,定期清理,實現了“清底泥、去污染、優水質、保安全”,還河于民、還生態于民。
“今年以來,我們結合自身地理優勢,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新改造涼亭8座、新修建改造休閑旅游觀光棧道約200米,新建四好農村路約2公里,大力提升了我村的村容村貌。截至目前接待游客量已達1萬人次?!逼綁螀^白云鎮邢江村黨總支書記邢猛說。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從“環境改善”到“生態宜居”反映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質的提升,體現廣大農民群眾對建設美麗家園的追求。而如何形成長效機制,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宜居鄉村創建模式,全力推動宜居美麗鄉村創建工作。邢江村在不斷探索中走上了“黨建引領、干部帶頭、群眾參與”的路子。
村里通過召開院壩會、田坎會等方式向村民宣傳環境衛生和垃圾分類知識,指導和幫助村民開展清潔工作。同時,以典型示范為引領,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常態化開展環境保潔評比表彰,重點獎勵先進,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環境治理中。村里干部也當起了“保潔員”,經??钙痄z頭掃把清掃村道、管養花木。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頭,自覺保持“門前三包”良好秩序,現在村里鄉風文明和諧。
“相比以前,村里的人居環境改變非常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特別是大部分居民的思想素質提升非常明顯?!毙厦驼f,提升居民思想意識需要一個過程,還需要繼續加大宣傳、引導,著力引導群眾轉變不良生活習慣。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邢江村堅持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充分利用文化陣地、本土文化來推進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文明實踐服務,不斷提高文化振興新風貌。一方面結合布依族聚居、村民愛好書法等特點,利用書法、布依山歌表演等形式把文明新風傳到各家各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招募志愿者,組建“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文明新風志愿服務隊”等,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科學普及、疫情防控、衛生環保等方面開展,今年以來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次,惠及村民300余人次。
邢江村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隊員郭明艷說:“布依族山歌我們從小就學,現在能用這種方式給村民們傳遞新知識,大家都非常積極,現在我們志愿服務隊已經有7個人了,而且還不斷有人報名參加?!?/p>
“廣泛利用本土文化和新時代文化陣地的加持,一定程度上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毙厦驼f,“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提升鄉村建設的內在品質,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設和諧、美麗、文明的邢江村?!?/p>
一河碧波,村居寥廓,煙火盛處,幸福踏歌。如今的邢江村,道路寬闊、庭院整潔、村寨美麗、產業興旺、村民幸福安居。(來源:天眼新聞)
一審:胡曉
二審:毛麗 劉圓
三審:吳丹 張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