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當“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宜居鄉村看安順”主題宣傳啟動儀式結束后,主題采訪團一行就立即深入集中采訪的第一站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進行現場采訪。
走在塘約村平坦整潔的道路上,記者滿眼所見,是黃墻紅瓦的民居,五彩斑斕的文化墻,清澈見底的河水,恬靜舒適的涼亭,還有頗具特色的休閑廣場。在這樣一幅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鄉村美景面前,幾乎無法想象,何以在村莊不遠的山頭上,會立著“窮則思變”幾個醒目的紅色大字。
“你們看,這是我們村村民原來的真實生活場景,別看這碗柜不怎樣,可是當時最好的人家才有的?!碧良s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一邊領著采訪團進入該村村史館,一邊對該村以前的生活狀態進行介紹。
2013年,塘約村還是二類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僅有3.9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近年來,通過黨組織、村委會、合作社“三套馬車”并駕齊驅,塘約村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改革推動,合股聯營,村民自治”的發展新路。2019年實現整村脫貧,先后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貴州首屆十佳美麗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村莊與過去相比,變化太大了,百姓安居樂業,村莊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這也極大提升了我們宣傳報道的信心?!敝袊母飯笥浾唿S振國說。
“我們建立村史館,就是為了在村莊整治中留下記憶,作為塘約人艱苦奮斗精神的堅強堡壘,激勵我們繼續努力,爭創更好的成績?!弊笪膶W說。
近年來,塘約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和村級治理制度改革,進一步盤活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塘約村創造性地提出了村規民約“紅九條”和“黑白單”管理制度,通過在全村發動黨員和群眾實現村民自治,改掉了過去垃圾亂堆、污水亂排、房屋亂建、酒席亂辦的狀況。
同時,塘約村圍繞宜居鄉村環境整治重點工作,堅持黨員帶頭,發動群眾力量,開展村莊道路、公共區域大掃除,形成了黨員干部引領、群眾共建的環境整治常態化工作模式。
“現在,塘約全村基本實現了村民自治,村民通過自治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自治的成果全村人民共同享受?!弊笪膶W說,下一步,該村結合宜居鄉村建設要力爭實現“九化同步”,即壩區菜園化、山坡景觀化、河道廊道化、村莊個性化、道路香草化、設施現代化、產品品牌化、管理智能化、市場數字化。 (來源:天眼新聞)